汉字 |
拼音 |
部首 |
基本解释 |
查看详情 |
蟆 |
má,mò |
虫 |
→虾蟆
|
查看详情 |
蚂 |
mǎ,mā,mà |
虫 |
→蚂蚱
|
查看详情 |
吗 |
má,mǎ,ma |
口 |
助词: 表示疑问的语气。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吗? 表示停顿的语气,有提示下文的作用。这个吗,让我再考虑考虑。
|
查看详情 |
榪 |
mà,mā |
木 |
床前橫木。
|
查看详情 |
杩 |
mà,mǎ |
木 |
床前横木。
|
查看详情 |
嫲 |
mā,má |
女 |
古同“嬷”(a.母亲的俗称。b.老年妇女的通称)。
|
查看详情 |
嘛 |
má,ma |
口 |
→喇嘛
|
查看详情 |
痳 |
má,lìn |
疒 |
古同“麻”。
|
查看详情 |
馬 |
mǎ |
馬 |
见“马”,哺乳动物。头小,面部长,颈上有鬃,尾生有长毛。性灵敏,善奔跑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人骑和拉东西等。皮可制革
|
查看详情 |
禡 |
mà |
礻 |
古代行軍在軍隊駐紮的地方舉行的祭禮:~牙(古代軍隊出發舉行祭牙旗之禮)。
|
查看详情 |
蟇 |
má |
虫 |
古同“蟆”,蝦蟆
|
查看详情 |
駡 |
mà |
馬 |
见“骂”,用恶意的话侮辱人
|
查看详情 |
遤 |
mǎ |
辶 |
义未详。
|
查看详情 |
獁 |
mǎ |
犭 |
见“犸”,[猛犸]哺乳动物。形状和大小跟象相似,全身有长毛。也叫“毛象”
|
查看详情 |
妈 |
mā |
女 |
1.妈妈,称母亲。
2.对长一辈或年长已婚妇女的尊称:姑~。大~。
3.旧时对中老年女仆的称呼(放在姓之后):鲁~。吴~。
|
查看详情 |
痲 |
má |
疒 |
病名,同“麻风”。
|
查看详情 |
鰢 |
mǎ |
魚 |
1.古书上说的一种鱼。
2.水马,一种海虾。
|
查看详情 |
鷌 |
mǎ |
鳥 |
一种小鸟,即“黄雀”。
|
查看详情 |
鎷 |
mǎ |
釒 |
1.错认的第43号化学元素。1925年,德国化学工作者诺达克宣布他发现了第43号元素,将其命名为鎷。1937年美国人伯利埃等以人工蜕变钼原子的方法,真正发现了第43号元素,即化学元素“锝”。
2.化学元素“钐”的旧译。
|
查看详情 |
溤 |
mǎ |
氵 |
水名。
|
查看详情 |
码 |
mǎ |
石 |
1.(~儿)表示数目的符号:数~。号~。页~。价~。
2.表示数目的用具:筹~。砝~。
3.用于事情:这是两~事。你说的跟他说的是一~事。
4.堆叠:把这些砖~齐了。
5.英美制长度单位,符号yd。1码等于3英尺,合0.9144米。
|
查看详情 |
玛 |
mǎ |
王 |
见下 。
|
查看详情 |
犸 |
mǎ |
犭 |
见 〔猛犸〕
|
查看详情 |
马 |
mǎ |
马 |
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
2.大:~蜂。~勺。
3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傌 |
mà |
亻 |
1.中国汉代刑罚之一。
2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骂 |
mà |
马 |
1.用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:不打人不~人。
2.斥责:他爸爸~他不争气。
|
查看详情 |
犘 |
má |
牛 |
传说中古代生长在中国四川的一种大牛,重千斤。
|
查看详情 |
麻 |
má |
麻 |
1.草本植物,种类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苎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亚麻”等。茎皮纤维通常亦称“麻”,可制绳索、织布:~布。~衣。~袋。~绳。~纺。
2.指“芝麻”:~酱。~油。
3.像腿、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:脚~了。
4.感觉不灵,或丧失感觉,引申为思想不敏锐:~痹。~醉。~木不仁。
5.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:~子。
6.带细碎斑点的:~雀。~蝇。
7.喻纷乱:~乱。~沸。
8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祃 |
mà |
礻 |
古代在军队驻扎的地方举行的祭礼。
|
查看详情 |
碼 |
mǎ |
石 |
1.代表數目的符號:~子(a.數目符號;b.圓形的籌碼;c.金融界稱自己能調度的現款)。號~。頁~。價~。
2.計算數量的用具:籌~。砝~。
3.指一件事或一類的事:這是兩~事。
4.英美制長度單位,一碼等於0.9144米。
5.堆疊:~垛。~放。
6.古同“瑪”,瑪瑙(亦作“碼碯”)。
|
查看详情 |
蔴 |
má |
艹 |
同“麻”,草本植物。种类很多
|
查看详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