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
拼音 |
部首 |
基本解释 |
查看详情 |
识 |
shí,zhì |
讠 |
1.认得:~字。相~。
2.知识:常~。学~。
3.见解;辨别力:很有见~。远见卓~。
|
查看详情 |
氏 |
shì,zhī |
氏 |
1.姓(张氏是“姓张的”):张~兄弟。
2.旧时放在已婚妇女的姓后,通常在父姓前再加夫姓,作为称呼:赵王~(夫姓赵,父姓王)。
3.对名人专家的称呼:顾~(顾炎武)《日知录》。摄~温度计。达尔文~。
4.用在亲属关系字的后面称自己的亲属:舅~(母舅)。母~。
5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秲 |
shì,zhì |
禾 |
古同“莳”,移植;种植
|
查看详情 |
螫 |
shì,zhē |
虫 |
同“蜇(zhē)”。蜂、蝎等有毒腺的虫子用尾部的毒刺刺人或动物。
|
查看详情 |
箷 |
shī,yí |
竹 |
古书上说的一种竹。
|
查看详情 |
昰 |
shì,xià |
日 |
同“是”(多用于人名)。
|
查看详情 |
徥 |
shì,tǐ |
彳 |
1.苗条的样子。
2.行走的样子。
3.古同“是”,准则。
4.古同“恃”,依仗。
|
查看详情 |
忕 |
shì,tài |
忄 |
奢侈:“楚王~侈已甚。”
|
查看详情 |
食 |
shí,sì,yì |
飠 |
吃:~肉、应多~蔬菜。
专指吃饭:~堂、废寝忘~。
人吃的东西:肉~、面~、主~、副~、消~、丰衣足~。
(食儿)一般动物吃的东西;饲料:猪~、鸡没~儿了。
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~物、~油、~盐。
|
查看详情 |
莳 |
shì,shí |
艹 |
1.移植(秧苗):~秧。
2.栽种。
3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什 |
shí,shén |
亻 |
1.由十个合成的一组。古代户籍十家为什,军队十人为什,《诗经》的雅、颂十篇为什。
2.同“十”:~一(十分之一)。~百(十倍或百倍)。
3.各种的;杂样的:~锦。~物。
4.诗篇:篇~。佳~。
|
查看详情 |
拾 |
shí,shè |
扌 |
1.从地上捡起东西:~麦穗儿。
2.整理:~掇。
3.数目“十”的大写。多用于票证、账目等。
|
查看详情 |
酾 |
shī,shāi |
酉 |
“酾1”shī的又音。
|
查看详情 |
适 |
shì,kuò |
辶 |
往、至。 【组词】:仲尼适楚。(《庄子.达生》)
舒服、自得。 【组词】:舒适、安适、闲适
相合、相当。 【组词】:适时、适志、适宜
正好、恰好。 【组词】:爱之适足以害之。
|
查看详情 |
柹 |
shì,fèi |
木 |
古同“柿”,柿树。落叶乔木,叶子椭圆形或长圆形,表面光滑,开黄白色花。果实橙黄色或红色,圆形或扁圆形,味道涩口,脱涩后甘甜,可生食,或制作柿饼、柿酒等。果实叫柿子
|
查看详情 |
崼 |
shì,dié |
山 |
山。
|
查看详情 |
諟 |
shì,dì |
言 |
〔~正〕同“是正”,订正,如“~正文字。”
|
查看详情 |
石 |
shí,dàn |
石 |
1.构成地壳的坚硬物质,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:花岗~。石灰~。~碑。~板。~器。见〖岩石〗。
2.指石刻:金~。
3.古代用来治病的石针:药~。
4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眂 |
shì |
目 |
古同“视”,看
|
查看详情 |
眎 |
shì |
目 |
同“视”,看
|
查看详情 |
鉽 |
shì |
釒 |
鼎一类的器具。
|
查看详情 |
辻 |
shi |
辶 |
日本汉字,十字路口。
@日本姓氏
|
查看详情 |
卋 |
shì |
十 |
古同“世”,古称三十年为一世
|
查看详情 |
襫 |
shì |
衤 |
见〔袯襫〕
|
查看详情 |
実 |
shí |
宀 |
“实”的日本用简体汉字。
|
查看详情 |
蝕 |
shí |
虫 |
见“蚀”,虫类蛀物
|
查看详情 |
眡 |
shì |
目 |
1.观看,察视。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及執事,眡滌濯。”郑玄注:“眡音視,本又作視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歷世莫眡,不知其將含景耀,吐英精,曠千載而流夜光也。”
2.看待;照顾。宋无名氏《宣政杂录·孝子》:“即以刀付邏卒,束手就執,既行猶回視諸人,曰:‘好眡吾母。’行人皆爲之泣下。”
3.如;比。《周礼·天官·食医》:“凡食齊眡春時,羹齊眡夏時,醬齊眡秋時,飲齊眡冬時。”郑玄注:“眡音視。”
4.治理,处理。参见“眡事”。
5.通“示”。出示。明陈继儒《读书镜》卷三:“近世持玩好之物眡人者,貪忍之輩,一目而覬覦之心萌焉。”
|
查看详情 |
乨 |
shǐ |
乚 |
古同“始”,开端;开始(跟“终”相对)
|
查看详情 |
乭 |
shí |
乙 |
〈韩〉人名用字:李乭大,乭合,乭今,乭介。
〈韩〉地名用字:曲乭(江原道淮陽),大乭(咸鏡南道北青),小乭(咸鏡南道洪原),上乭(咸鏡南道北青)。
3.〈韩〉石。又兒名奴名常用。
|
查看详情 |
榯 |
shí |
木 |
1.(树木)直立。
2.支持门枢的木头:落~。
|
查看详情 |
鳾 |
shī |
鳥 |
一种鸟。体型较小,背部青灰色,腹部黄褐色,嘴长而尖,脚短爪硬,善攀援树木。主要啄食树上的昆虫和植物种子。
|
查看详情 |
觢 |
shì |
角 |
两角直立的牛。
|
查看详情 |
时 |
shí |
日 |
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~空观念。
2.时代;时候:古~。唐~。战~。
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
4.指规定的时间:按~上班。过~作废。
5.季节:四~如春。
6.现在的;当时的:~事。~兴。
7.时俗;时尚:入~。
8.副词。时常:~~。~有错误。
9.有时候:~阴~晴。
10.时机:不误农~。
|
查看详情 |
竍 |
shí |
立 |
公制容量单位“十升”的旧译。
|
查看详情 |
十 |
shí |
十 |
1.九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达到顶点:~足。~分。~成的把握。
3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鲥 |
shí |
鱼 |
鱼类。体侧扁,长可达70厘米,上颌正中有 一缺刻,腹具棱鳞。属于海鱼,春季到中国长江、珠江等河流中产卵。肉鲜嫩,鳞下多脂肪,是名贵的食 用鱼。
|
查看详情 |
鼫 |
shí |
鼠 |
古书上指鼯(wú)鼠一类的动物。
|
查看详情 |
鼭 |
shí |
鼠 |
古书上说的一种鼠类动物。
|
查看详情 |
飠 |
shí |
飠 |
同“食”。用作偏旁。
|
查看详情 |
实 |
shí |
宀 |
1.内部完全填满,没有空隙:~心儿。把窟窿填~了。
2.真实;实在(跟“虚”相对):~话。~心眼儿。~事求是。
3.实际;事实:失~。名~相副。
4.果实;种子:芡~(鸡头米)。开花结~。
5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寔 |
shí |
宀 |
放置
同“{实}”
此;这
|
查看详情 |
湜 |
shí |
氵 |
水清见底的样子。
|
查看详情 |
嵵 |
shí |
山 |
义未详。
|
查看详情 |
溡 |
shí |
氵 |
〔~水〕古河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北。亦作“时水”。
|
查看详情 |
峕 |
shí |
山 |
“旹”的讹字。同“時”。一切事物不斷發展變化所經歷的過程:~間。~不我與。
較長的時間:~代。古~。泛指一段時間:~光。~令。~分。
現在的,當前的:當~。~下。~務。~宜。
常常:~常。學而~習之。
一年中的一季:~序。四~如春。
現在的記時單位,一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:~鐘。~差(chā)。
某一時刻:按~上班。
|
查看详情 |
炻 |
shí |
火 |
〔炻器〕介于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器皿。如水缸等。
|
查看详情 |
祏 |
shí |
礻 |
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室。
|
查看详情 |
蚀 |
shí |
虫 |
1.损伤;腐烂;亏耗:侵~。腐~。~本。
2.同“食(shí)”。
|
查看详情 |
埘 |
shí |
土 |
古称在墙壁上凿成的鸡窝。
|
查看详情 |
饣 |
shí |
饣 |
吃:~肉。~欲。
吃的东西:~品。粮~。零~。丰衣足~。
3.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~”。
4.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~。月~。
|
查看详情 |
鉃 |
shì |
釒 |
箭头。
|
查看详情 |
舓 |
shì |
舌 |
同“舐”,舔
|
查看详情 |
誓 |
shì |
言 |
1.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;发誓:~师。~不甘休。~为死难烈士报仇。
2.表示决心的话:宣~。起~。发个~。
|
查看详情 |
奭 |
shì |
大 |
1.盛大。
2.消散的样子。
3.恼怒。
|
查看详情 |
噬 |
shì |
口 |
咬:吞~。反~。
|
查看详情 |
嬕 |
shì |
女 |
古女子人名用字。
|
查看详情 |
遾 |
shì |
辶 |
1.相及。
2.远。
|
查看详情 |
弑 |
shì |
弋 |
臣杀死君主或子女杀死父母:~君。~父。
|
查看详情 |
谥 |
shì |
讠 |
1.君主时代帝王、贵族、大臣等死后,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。例如齐宣王的“宣”,楚庄王的“庄”;诸葛亮谥“忠武”,岳飞谥“武穆”。
2.称(做);叫(做):~之为保守主义。
|
查看详情 |
释 |
shì |
采 |
1.说明;解说:注~。解~。
2.消除:~疑。冰~。
3.放开;特指释放被拘押者或服刑者:~放。保~。
4.放下:手不~卷。如~重负。
5.指释迦牟尼。泛指佛教:~教。~典。
|
查看详情 |
嗜 |
shì |
口 |
特别爱好:~好。~酒。
|
查看详情 |
弒 |
shì |
弋 |
同“弑”,古代指臣杀君或子杀父
|
查看详情 |
煶 |
shì |
火 |
◎ 义未详。(汉。
|
查看详情 |
睗 |
shì |
目 |
很快地看:睒~。
|
查看详情 |
筮 |
shì |
竹 |
古代用蓍(shī)草占卜。
|
查看详情 |
鰘 |
shì |
魚 |
日本地名用字。
|
查看详情 |
簭 |
shì |
竹 |
古同“噬”,咬,咬;吃
古同“筮”,用蓍草占卜
|
查看详情 |
籂 |
shi |
竹 |
◎ 古人名用字。(汉。
|
查看详情 |
枾 |
shì |
木 |
古同“柿”,柿树。落叶乔木,叶子椭圆形或长圆形,表面光滑,开黄白色花。果实橙黄色或红色,圆形或扁圆形,味道涩口,脱涩后甘甜,可生食,或制作柿饼、柿酒等。果实叫柿子
|
查看详情 |
柿 |
shì |
木 |
柿树,落叶乔木,品种很多,叶子椭圆形或倒卵形,花黄白色。结浆果,扁圆形或圆锥形,橙黄色或红色,可以吃。
|
查看详情 |
舐 |
shì |
舌 |
舔:老牛~犊(比喻父母对子女的爱)。
|
查看详情 |
轼 |
shì |
车 |
古代车厢前面 用做扶手的横木。
|
查看详情 |
逝 |
shì |
辶 |
1.(时间、水流等)过去:岁月易~。~去的时光。
2.死亡:病~。永~。长~。
|
查看详情 |
铈 |
shì |
钅 |
金属元素,符号 Ce(cerium)。是一种稀土元素。铁灰色,质较软,化学性质活泼。用作还原剂、催化剂,也用来制合金等。
|
查看详情 |
釈 |
shì |
采 |
同“释”(日本汉字)。
|
查看详情 |
贳 |
shì |
贝 |
1.出赁;出借。
2.赊欠。
3.宽纵;赦免。
4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栻 |
shì |
木 |
古代占卜用的器具。
|
查看详情 |
烒 |
shì |
火 |
火貌。
|
查看详情 |
式 |
shì |
弋 |
1.样子:新~。中~。
2.格式:程~。法~。
3.仪式;典礼:开幕~。阅兵~。
4.自然科学中表明某种关系或规律的一组符号:算~。分子~。方程~。
5.一种语法范畴。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,表示说话者对所说事情的主观态度。如叙述式、命令式等。
|
查看详情 |
士 |
shì |
士 |
1.古代指未婚的男子。
2.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。
3.士人:~农工商。
4.军人:~兵。~气。
5.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,在尉以下:上~。中~。下~。
6.指某些技术人员:医~。护~。技~。助产~。
7.对人的美称:烈~。勇~。女~。
8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礻 |
shì |
礻 |
同“示”。用作偏旁。俗称“示字旁”。
|
查看详情 |
世 |
shì |
一 |
1.时代:近~。当~。
2.人的一生:一生一~。
3.一代传一代的:~医。~交。
4.指有世交关系的:~叔。
5.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:第十五~孙。
6.世界;社会:举~无双。公之于~。
7.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。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。
|
查看详情 |
仕 |
shì |
亻 |
旧指做官:出~。~宦。
|
查看详情 |
市 |
shì |
巾 |
1.做买卖的地方:开~。上~。
2.城市:~区。~容。
3.行政区划单位。在中国有中央直辖市、省(或自治区)辖市等。
4.属于市制的(度量衡单位):~尺。
5.买:~贱鬻贵。
|
查看详情 |
示 |
shì |
示 |
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使人知道;表示:告~。指~。显~。暗~。~意。~范。~威。~众。
|
查看详情 |
事 |
shì |
亅 |
1.事情:国~。公~。
2.事故:出~。平安无~。
3.职业:谋~。
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~了。
5.从事:大~宣传。
6.侍奉;伺候:~亲。不~王侯。
|
查看详情 |
侍 |
shì |
亻 |
1.陪伴侍候:服~。~立。
2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势 |
shì |
力 |
1.势力:权~。人多~众。仗~欺人。
2.一切事物力量表现出来的趋向:来~。~如破竹。
3.自然界的现象或形势:山~。地~。水~汹涌。
4.政治、军事或其他社会活动方面的状况或情势:局~。大~所趋。
5.姿态:手~。姿~。
6.雄性生殖器:去~。
|
查看详情 |
呩 |
shì |
口 |
古同“嗜”,喜爱;爱好
|
查看详情 |
视 |
shì |
见 |
1.看:~力。~线。近~。熟~无睹。
2.看待:轻~。重~。藐~。一~同仁。
3.考察:~察。巡~。监~。
4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试 |
shì |
讠 |
1.实验;尝试:~航。~制。
2.考试:~题。口~。
|
查看详情 |
饰 |
shì |
饣 |
1.装饰;打扮:修~。粉~。
2.装饰用品:首~。
3.遮掩:掩~。文过~非。
4.扮演角色:他在《逼上梁山》里~林冲。
|
查看详情 |
冟 |
shì |
冖 |
古同“适”,适当;适合。
|
查看详情 |
室 |
shì |
宀 |
1.屋子:教~。~内。
2.机关、工厂、学校等内部的办事部门:调研~。会计~。
3.家;家族:十~九空。宗~。
4.家属或妻子:家~。继~。
5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|
查看详情 |
恀 |
shì |
忄 |
依赖;凭借。
|
查看详情 |
恃 |
shì |
忄 |
依赖;凭仗:有~无恐。
|
查看详情 |
拭 |
shì |
扌 |
擦;抹:~泪。
|
查看详情 |
是 |
shì |
日 |
1.对;正确(跟“非”相对):一无~处。自以为~。实事求~。你说得极~。应当早做准备才~。
2.认为正确:~古非今。深~其言。
3.表示答应的词:~,我知道。~,我就去。
4.姓。
5.指示代词。这;这个:如~。由~可知。~可忍,孰不可忍?。~日天气晴朗。
6.联系两种事物,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、属性: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~鲁迅。节约~不浪费的意思。
7.与“的”字配合使用,有分类的作用:这张桌子~石头的。那瓶墨水~红的。我~来看他的。
8.联系两种事物,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“是”后面所说的情况:他~一片好心。咱们~好汉一言,快马一鞭。院子里~冬天,屋子里~春天。
9.表示存在,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,“是”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:村子前面~一片水田。他跑得满身~汗。
10.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,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,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,不能混淆:去年~去年,今年~今年,你当年年一个样哪!。说~说,做~做,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。
11.在上半句里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、形容词或动词,表示让步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:诗~好诗,就是长了点。东西旧~旧,可是还能用。我去~去,可是不在那儿吃饭。
12.用在句首,加重语气:~谁告诉你的?。~国防战士,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,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。
13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凡是”的意思:~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。
14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适合”的意思:他想的很~路。这场雨下的~时候。东西放的都挺~地方。
15.用在选择问句、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:你~吃米饭~吃面?。他不~走了吗?。你~累了不~? ⑾(必须重读)表示坚决肯定,含有“的确、实在”的意思:我打听清楚了,他那天~没去。这本书~好,你可以看看。
|
查看详情 |
鉂 |
shǐ |
釒 |
环。
刺。
|
查看详情 |
史 |
shǐ |
口 |
1.历史:~学。近代~。世界~。有~以来。
2.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。
3.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(经史子集)中的第二类:~书。~部。
4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矢 |
shǐ |
矢 |
1.箭:有的(dì)放~。
2.古又同“誓”:~口抵赖。~志不移。
3.古又同“屎”:遗~。
|
查看详情 |
豕 |
shǐ |
豕 |
猪:狼奔~突。
|
查看详情 |
使 |
shǐ |
亻 |
1.派遣;支使:~唤。~人去打听消息。
2.使用:~拖拉机耕地。这支笔很好~。~上点肥料。
3.让;叫;致使:办事~群众满意。加强质量管理,~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。
4.假如。
5.奉使命办事的人:~节。大~。公~。特~。学~(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)。
|
查看详情 |
始 |
shǐ |
女 |
1.起头,最初,与“终”相对:开~。~终。~祖。~创。周而复~。
2.才,刚才:方~。~悟(才觉悟到)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~干。
|
查看详情 |
驶 |
shǐ |
马 |
1.(车马等)飞快地跑:急~而过。
2.开动(车船等):驾~。行~。~向远方。轮船因故停~。
|
查看详情 |
兘 |
shǐ |
儿 |
古同“始”,开端;开始(跟“终”相对)
|
查看详情 |
褷 |
shī |
衤 |
〔离~〕羽毛初生的样子,如“凫雏离~。”
|
查看详情 |
鲺 |
shī |
鱼 |
节肢动物,身体扁圆形,像臭虫,头部有一对吸盘。寄生在鱼类身体的表面。
|
查看详情 |
鍦 |
shī |
釒 |
短矛:“藏~于人”。
|
查看详情 |
鰤 |
shī |
魚 |
〔~鱼〕体呈纺槌形,背部蓝褐色,腹部银白色。生活于海洋,春夏游回近岸。
|
查看详情 |
襹 |
shī |
衤 |
〔襳(shēn)~〕见“襳2”。
|
查看详情 |
尸 |
shī |
尸 |
1.尸体,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。
2.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|
查看详情 |
失 |
shī |
大 |
1.丢掉:遗~。丧~。
2.找不着:迷~路径。
3.违背:~信。~约。
4.没有把握住:~手。~足。
5.没有达到目的:~意。~望。
6.改变常态:~色。~神。
7.错误:过~。千虑一~。
|
查看详情 |
师 |
shī |
巾 |
1.传授知识、技术的人:教~。
2.掌握某种专门知识、技术的人:工程~。理发~。
3.效法:~法。
4.榜样:前事不忘,后事之~。
5.军队:出~。劳~动众。
6.军队编制单位。在军之下,团之上。
7.由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产生的:~母。~兄。
8.对和尚、尼姑的尊称:禅~。~太。
|
查看详情 |
呞 |
shī |
口 |
(牛)反刍。
|
查看详情 |
虱 |
shī |
虫 |
1.虱子,昆虫。体小,灰白色。寄生在人、畜身上,吸食血液,能传染疾病。
2.某些吸食植物汁液的农业害虫。如稻飞虱、木虱、粉虱。
|
查看详情 |
诗 |
shī |
讠 |
1.文学体裁的一种,通过有节奏、韵律的语言集中地反映生活、抒发情感。
2.(Shī)姓。
|
查看详情 |
邿 |
shī |
阝 |
1.周朝国名。在今山东。
2.古山名。在今山东。
|
查看详情 |
鸤 |
shī |
鸟 |
〔鸤鸠〕 也作尸鸠。 古书上指布谷鸟。
|
查看详情 |
屍 |
shī |
尸 |
同“尸”,人或动物死后的躯体
|
查看详情 |
施 |
shī |
方 |
1.施行
2.;施展:实~。措~。~工。无计可~。
3.给予:~礼。~压力。
4.施舍:~诊。~与。
5.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:~粉(搽粉)。~化肥。
6.姓。
|
查看详情 |
浉 |
shī |
氵 |
浉河,水名,在河南。
|
查看详情 |
狮 |
shī |
犭 |
哺乳动物。体长约3米。毛黄褐色,尾长、末端有丛毛。雄的头、颈有鬣(liè),捕食羚羊、斑马等。多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。
|
查看详情 |
湤 |
shī |
氵 |
古河名。
|
查看详情 |
湿 |
shī |
氵 |
沾了水的或显出含水分多的(跟“干”相对):~度。潮~。地皮很~。衣服都给雨淋~了。
|
查看详情 |
葹 |
shī |
艹 |
苍耳。古人认为它是一种恶草。
|
查看详情 |
蓍 |
shī |
艹 |
蓍草,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有棱,叶子披针形,羽状深裂,花白色,结瘦果,扁平。全草入药,茎、叶含芳香油,可做香料。我国古代用它的茎占卜。
|
查看详情 |
瑡 |
shī |
王 |
玉名。
|
查看详情 |
姼 |
shí |
女 |
〔~~〕美好,如“~~公主,乃女乌孙。”
美女。引申为美。
|
查看详情 |
蝨 |
shī |
虫 |
同“虱”,虱子。寄生在人、畜身上的一种昆虫,吸食血液,能传染疾病
|
查看详情 |
宩 |
shǐ |
宀 |
古同“屎”,粪;大便
|
查看详情 |
時 |
shí |
日 |
见“时”,季节;时令
|
查看详情 |
謚 |
shì |
言 |
1.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後評給的稱號:~號。~法。~寶(帝王陵墓中,刻有帝后諡號的印璽)。
2.叫作,稱為:“身死無名,~為至愚”。
|
查看详情 |
戺 |
shì |
户 |
台阶旁边砌的斜石。
|
查看详情 |
亊 |
shì |
亅 |
古同“事”,事情
|
查看详情 |
屎 |
shǐ |
尸 |
1.大便;粪:拉~。
2.眼、耳等器官分泌出来的东西:眼~。耳~。
|
查看详情 |
適 |
shì |
辶 |
去,往
歸向;歸從
女子出嫁
順從
適合,符合
節制;調節
恰當,得當
齊等
悅樂,滿足
和順,順適
安逸,閑適
舒適,和暢
善,美好
辟領。古喪服之領
遇
是,則,即是
正好,恰巧
偶然
剛才,方才
連詞。如果,假若。表示假設關係
通“擿”。投擲
通“啻”。副詞。但,僅僅
用同“釋”,见“释”
|
查看详情 |
澨 |
shì |
氵 |
1.大堤。
2.水边。
|
查看详情 |
實 |
shí |
宀 |
见“实”,富裕
|
查看详情 |
揓 |
shì |
扌 |
握持:“闲~网,拨刺锦鳞无数。”
|
查看详情 |
旹 |
shí |
日 |
同“时”,季节;时令
|
查看详情 |
榁 |
shǐ |
木 |
植物杜松的古名(日本汉字)。
|
查看详情 |
溼 |
shī |
氵 |
同“湿”,潮湿(跟“干”相对)
|
查看详情 |
絁 |
shī |
糹 |
1.一种粗绸:“丁岁输绫~二丈。”
2.绢的别称。
|
查看详情 |
視 |
shì |
礻 |
1.“视”的繁体字。
2.看、見:“凝視”、“注視”。唐•杜甫《彭衙行》:“從此出妻拏,相視涕闌干。”
3.察看、觀察:“視察”、“巡視”。《論語•為政》:“視其所以,觀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廋哉,人焉廋哉?”《管子•四時》:“令有時,無時則必視,順天之所以來。”
4.看待、對待:“忽視”、“仇視”、“一視同仁”、“視如己出”。《孟子•離婁下》:“君之視臣如手足,則臣視君如腹心。”
5.辦理、治理:“就職視事”。《史記•卷五•秦本紀》:“韓王衰絰入弔祠,諸侯皆使其將相來弔祠,視喪事。”
6.顯示、表示。通“示”。《詩經•小雅•鹿鳴》:“視民不恌,君子是則是傚。”《漢書•卷三十一•陳勝項籍傳》:“已渡,皆湛舡,破釜甑,燒廬舍,持三日糧,視士必死,無還心。”
7.比較、比擬。《孟子•萬章下》:“大夫受地視伯,元士受地視子男。”孫文《黃花岡烈士事略序》:“環顧國內,賊氛方熾,杌隉之象,視清季有加。”
8.效法。《書經•太甲中》:“王懋乃德,視乃厥祖,無時豫怠。”《孔安國傳》:“言當勉修其德,法視其祖而行之,無為是逸豫怠惰。”
9.眼力。唐•韓愈《祭十二郎文》:“吾年未四十而視茫茫,而髮蒼蒼。”
|
查看详情 |
釋 |
shì |
采 |
见“释”,解释
|
查看详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