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字 |
拼音 |
部首 |
基本解释 |
查看详情 |
稡 |
zuì,zú,sū |
禾 |
1.庄稼抽穗开花而不结实。
2.聚集。
|
查看详情 |
嗺 |
zuī,suī |
口 |
撮口作声。
口动的样子。
3.嗟叹。
|
查看详情 |
最 |
zuì |
曰 |
副词。表示在程度上达到极点,超过 一切 同类的人或事物: ~好。
|
查看详情 |
嶵 |
zuì |
山 |
山的样子。
|
查看详情 |
蟕 |
zuī |
虫 |
〔~蠵(xī)〕古书上说的一种大龟。
|
查看详情 |
樶 |
zuī |
木 |
1.木节。
2.古代在泥地上行走的工具。亦称“橇”。
|
查看详情 |
厜 |
zuī |
厂 |
1.《廣韻》姊宜切,平支,精。
2.《集韻》津垂切,平支,精。
3.山峰高峻。
4.指高峻的山顛。
|
查看详情 |
噿 |
zuǐ |
口 |
1.鸟嘴。
2.鸟叫声。
|
查看详情 |
嘴 |
zuǐ |
口 |
1.口的通称:张~。闭~。
2.(~儿)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:瓶~儿。茶壶~儿。烟~儿。
3.指说的话:~甜。别多~。
|
查看详情 |
嶊 |
zuǐ |
山 |
〔~崣〕(山)高峻,如“于是大夏云谲波诡,~崣而成观。”
|
查看详情 |
罪 |
zuì |
罒 |
本义为犯法的行为,引申为“过失,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”、“刑罚”、“苦难,痛苦”。
1.作恶或犯法的行为:犯~。
2.过失;错误: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~也。——《史记》。
3.苦难;祸殃:受~;~殃。
4.刑罚:墨~五百,劓~五百…杀~五百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。
5.归罪于:禹、汤~己,其兴也悖焉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一年》。
6.惩罚;治罪:过不~,无功受赏,虽亡不变亦可乎?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|
查看详情 |
祽 |
zuì |
礻 |
月祭名。
|
查看详情 |
辠 |
zuì |
辛 |
同“罪”,本义为犯法的行为,引申为“过失,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”、“刑罚”、“苦难,痛苦”。
|
查看详情 |
晬 |
zuì |
日 |
婴儿周岁。
|
查看详情 |
栬 |
zuì |
木 |
小木桩。
|
查看详情 |
檇 |
zuì |
木 |
“槜”的异体字。
|
查看详情 |
醉 |
zuì |
酉 |
1.饮酒过量,神志不清:~汉。喝~了。~得不省人事。
2.沉迷;过分爱好:~心。陶~。听着这美妙的音乐,我的心都~了。
3.用酒泡制(食品):~枣。~蟹。
|
查看详情 |
蕞 |
zuì |
艹 |
〔蕞尔〕形容小(多指地区)。
|
查看详情 |
槜 |
zuì |
木 |
1.李子的一个品种,果实皮鲜红,汁多,味甜。
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
|
查看详情 |
檌 |
zuì |
木 |
倒损。
|
查看详情 |
纗 |
zuī |
糹 |
1.维纲中绳。
2.系结:“~幽兰之秋华兮。”
3.带。
4.弦中绝。
|
查看详情 |
璻 |
zuǐ |
王 |
玉的颜色。
|
查看详情 |
冣 |
zuì |
冖 |
古同“最”,指居于首要地位的人或事物
|
查看详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