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在搜:
部首: | 立 |
笔画数: | 14 |
结构: | 左右结构 |
繁简对应: | 竭 |
五笔: | UJQN |
五行: | 木 |
统一码: | U+7AED |
仓颉: | YTAPV |
郑码: | SUKR |
四角: | 06127 |
笔顺编号: | 41431251135345 |
竭的英语: | put forth great effort exhaust |
基本解释
详细解释
网络释义
1.尽:~力。力~声嘶。取之不尽,用之不~。
2.干涸:枯~。山崩川~。
3.姓。
〈动〉
(形声。从立,曷声。本义:背举;用肩背负)
同本义
五行之动,迭相竭也。——《礼记·礼运》。注:“犹负戴也。”
干涸;枯竭
伊洛竭而夏亡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。注:“涸也。”
渊泉不能竭。——《淮南子·说林》
竭泽而渔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经》
又如:竭涸(干涸无水);枯竭(水源干涸)
穷尽
再而衰,三而竭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彼竭我盈。
庶竭驽钝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竭其庐之入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
于是众人竭力挠之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人道竭矣。——《礼记·大传》。注:“尽也。”
齐明而不竭。——《荀子·脩身》。注:“不穷也。”
又如:耗竭(消耗净尽);竭蹶(资产匮乏);竭志殚力(用尽了意志和力量);竭诚尽瘁(尽心尽力)
亡;失去
唇竭则齿寒。——《庄子》
败坏;毁灭
且律竭先,盈而以竭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。注:“败也。”
耳目淫则竭。——《淮南子》。高诱注:“竭,灭也”。
〈副〉
悉;全
诸侯之病竭至,以待桓公。——《管子·大匡》
又如:竭绝(完全;到底)
扩展知识
竭 (形声。字从立,从曷,曷亦声。“曷”意为“胸部”、“胸部起伏”。“立”指“站起来”。“立”与“曷”联合起来表示“身负重物站立起来”。本义:举重、负重。引申义:用力到达极限。说明:本字用同“极”、“尽”。)
注:网络释义来自网友编辑。